科技巨頭的AI之戰持續上演,而財報季是一窺AI成色的重要窗口。
谷歌和微軟這對在多個領域均正面對決的科技巨頭,又在同一日發布了財報,而這次相比上季度,戰局似乎迎來了反轉。
這種B端思維的先天不足以及戰略方面的搖擺態度,導致盡管后來谷歌經過反思決定奮起直追,但在大客戶大多已選擇了確定性更強的亞馬遜及微軟的局面下,谷歌云所能獲取的主要是中小型客戶,其中包括很多初創公司。
因此,盡管微軟和谷歌同樣都在挖掘云業務的增長空間,但就具體情況而言,兩者的著力點明顯不同,微軟專注于已經使用自家許多軟件服務的核心大客戶,而谷歌則寄希望于初創企業。另外,在目前經濟復蘇仍在爬坡期的環境下,云計算支出主要來自大企業客戶,而小企業正在減少支出,這自然決定了微軟可以先于谷歌一步兌現AI所帶來的云計算增長紅利。
但隨著全球經濟持續復蘇,以及生成式AI技術的不斷成熟,中小企業勢必也將逐漸增加云計算相關支出,谷歌云或將迎來紅利兌現期。
此外,2019年谷歌云換帥以來,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,在強化ToB服務團隊的同時,也讓谷歌云在爭奪大客戶方面,逐漸積累起差異化優勢。
目前來看,谷歌最主要的差異化優勢在于其開源戰略。開源戰略可以充分利用谷歌自身積累的業務資源,而且也直指云計算和AI的未來。
具體而言,云計算發展至今,在IaaS層面的基礎設施趨于完備后,PaaS層和SaaS層的服務已經成為吸引客戶的關鍵,這一階段,通過集體協作和共同智慧以構建生態成為重中之重。正如Meta曾表示:“我們相信,開源的方法是當今人工智能模型發展的正確途徑,尤其是在技術進步日新月異的生成式領域?!?/p>
而截至目前,谷歌已掌握2000多個開源項目,從TensorFlow機器學習庫,到廣受歡迎的Kubernetes云原生開發平臺,這些對于B端而言,都是具備吸引力的優質資源。值得一提的是,此前對開源缺乏興趣的微軟,也開始發力開源。據了解,微軟已與開源模型庫公司Hugging Face達成深度技術合作,擴大了ONNX Runtime的支持范圍。
不過,在開源方面,谷歌顯然具備更強的先發優勢和專注性,也因此對客戶的吸引力不斷加強,比如微軟云大客戶Verizon遷至谷歌云,就是例證。
此外,谷歌在AI方面的投入也在持續增加。今年年初,谷歌宣布裁減1.2萬人辦公室人員,但從三季度數據來看,員工人數環比上季度有所回升,此時開始增加人員投入,外界普遍認為是用來提升AI團隊的研發能力。另據財報,谷歌第三季度資本支出為80.6億美元,其中多數為技術基礎設施投資,反映出谷歌在人工智能計算方面仍在持續發力。
總體而言,谷歌仍處于能給予市場諸多信心和期待的上行期。一方面,谷歌搜索的霸主地位仍難以撼動,基本盤廣告業務也保持優勢地位,有望為谷歌帶來持續現金流;另一方面,雖然云業務的發展曲線有所波動,但結合企業自身優勢和持續加碼的舉動來看,真正的價值綻放或許就在不遠的未來。
作者:堅白
來源:美股研究社
1057 文章數量
5207.43w+ 閱讀量